新顺1730

望舒慕羲和

历史军事

“咱太祖皇帝灭朱明,是报当年朱温灭唐之仇。一报还一报啊,李唐家的江山被朱温灭掉,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174章 英国的总崩溃(二)

新顺1730 by 望舒慕羲和

2022-12-9 22:07

  有一说一,当初皮特叫嚣着要对西班牙发动全面战争、要对法国发动全面战争的时候。
  利物浦是放过烟花庆祝的。
  算得上是整个英国最支持全面战争的地区。
  只不过,伴随着大顺把海军家底子都弄到欧洲来。
  这种庆祝,只不过一年时间,就演变成了混乱。
  不只是利物浦的混乱。
  而是沿着运河一线的诸多城市的混乱。
  世界是动态的,事务是联系的。
  大顺参战,并不只是简单的单线影响。
  以利物浦三角贸易中非常重要的兰开夏棉布来说。
  兰开夏,是大顺参战受影响最大的城市,其起步的棉纺织业,直接死了。
  这不仅是因为大顺截断了三角贸易。
  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
  有个道理是这样的,你要发展棉纺织业,你得要棉花。
  没有棉花,是无法发展棉纺织业的。
  《1721年棉布法案》,或者叫曼彻斯特法案,只对两种“棉”豁免。
  一种,是原棉,也就是棉花。
  另一种,就是兰开夏地区的Fustian。
  原棉来自哪?
  当然是印度啊,难道北美?
  北美种棉花,至少此时是绝对不成立的。
  因为北美为啥要种棉花?
  一方面,之前孟买的、孟加拉的棉花,都用不了,供应给兰开夏那点被高额关税保护的棉纺织业,对东印度公司来说不是易如反掌?
  哦,你不让我运东方棉布,那我运棉花行吧?
  另一方面,北美的奴隶主,脑子有问题才会种棉花。
  一个奴隶多少钱?
  种烟草多少钱?
  种甘蔗多少钱?
  种靛草多少钱?
  棉花在轧棉机之前,得用手剥棉花籽,一个成手奴隶一年能剥几斤棉花?
  奴隶什么价格?
  现在怎么可能让奴隶去种棉花?
  历史上,直到1799年,整个北美的棉花产量,也不过200万斤而已。不够给大顺沈阳城一人做一条棉裤的。
  事情从不是那么简单的。
  简单到,听说英国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听说英国发明了水力织布机,那么英国的棉纺织业一定很发达吧?
  听说北美的黑人,听到西瓜就会爆炸,而西瓜是非常适合和棉花套种的作物,那么北美一定是产棉地吧?
  实际上,并非如此。
  东印度公司把持着往英国国内运棉花的机会。
  东印度公司叫东印度公司,不叫美洲公司,也不叫西印度公司。
  东印度公司怎么可能允许北美的棉花产业发展起来?
  北美高昂的劳动力成本,又怎么可能和印度棉花竞争?
  所以,此时的北美,没多少棉花;此时的英国,棉纺织水平被孟加拉吊着打。
  也所以,这不只是简单地以为大顺切断了三角贸易,所以才让兰开夏的棉纺织业崩了。
  而是去年大顺在印度开战、直接搞死了英国东印度公司之后,兰开夏的棉纺织业就崩了。
  大顺的策略也是非常清晰。
  要么不打。
  要么大打。
  之前大顺和英国,在南洋就发生过几次冲突了。包括且不限于偷着运鸦片但是找中间商不让东印度公司担责;包括大顺皇家很不满英国在南洋偷偷摸摸买香料严重影响皇帝的香料利润抽成。
  但是,也就一直“忍”下去了。
  怕的就是英国有脑子好使的,看到大顺下南洋,赶紧开始补贴北美的棉花种植业。
  显然,英国没这么干。
  而是依靠印度的原棉,来扶植靠着高额关税保护起步的兰开夏棉纺织业。
  大顺掐断了印度贸易,兰开夏的棉纺织业……这不是卖不到市场的问题,而是原材料上直接就断了。
  这种贸易格局的改变,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并非是单线的。
  再比如柴郡的盐。
  北美靠海。
  北美有的是森林煤矿。
  但是北美的劳动力价格太贵。
  所以,新英格兰地区,即便有一点盐产业,也顶不住柴郡的盐。
  但是,随着战争进行。
  大顺的确不可能把盐从苏北运到美洲。
  但不能只考虑大顺。
  而是要考虑到,大顺参战之后,贸易被切,新英格兰的煮盐业也迎来了春天。
  这就让柴郡的盐,更加卖不到北美去了。
  之前奥王继承战争的时候,齐国公参与分赃大会,代表大顺,提出了《反海盗公约》。
  因为大顺的特殊情况,大顺是对海盗深恶痛绝的。一个商品出口国,怎么会喜欢海盗?
  当时英国人嘲笑大顺,说“一群阉人提议禁止性的生活”。
  因为加入反海盗公约的,都是些什么俄国、奥地利、普鲁士这种压根就他妈根本没机会私掠的国家。确实像是一群阉人在讨论关闭青楼。
  但是,既然英国不参加,大顺就劫船呗。公约只对公约内的国家生效,而加入公约的国家连私掠的资格都没有,大顺当然遵守公约。
  又因为大顺算是比较专制的垄断贸易政策,使得大顺所有的远洋商船,甚至去日本的商船,都必须按照标准购买重装商船。
  虽然严重地扭曲了自由贸易,要不然更便宜、成本更低的船一样跑日本。
  但在开战之后,效果就显现出来。
  重装商船、月距角经度法、垄断专营公司水手培训军事义务……还有最关键的,西班牙换王导致西班牙参战,大顺船队可以在哈瓦那补给,私掠效率至少加了200%。
  这几套组合拳下来,整个英国西部工业区,全都崩溃了。
  金融崩溃,那是早就注定的事。
  不管是东印度公司被掐死。
  还是……金融业,得考虑利息,得考虑周转,得考虑风险。
  大顺参战之后,北美种植园区1500万的贷款,至今不还,这些巨大的风险自然被一个个引爆。
  而萌芽工业的崩溃,才是真正要命的东西。
  1750年左右,英国基本消灭了自耕农。
  这是好事,如果能够持续工业化的话。
  但好事的背后,就是这点萌芽的工业被切断,这些人又没有土地,吃什么?喝什么?
  怎么生存?
  利物浦的混乱,只是大顺参战后英国总崩溃的一个缩影。
  即便,实际上大顺和英国,打的最大规模的一场海战,也就是各自三五七八艘沉没的规模。
  即便,大顺实际上并没有和英国打一场“特拉法尔加”。
  甚至大顺压根就没打算登陆英国,而且,防“盟友”跟防贼似的,生怕法国真的称霸,那欧洲市场就完犊子了,法国的工业自主主义针就让大顺成了为他人作嫁衣裳了。
  然而,英国就这样崩溃了。
  金融业的崩溃,伴随着东印度公司的毁灭,如同海啸一般,席卷而来。
  而制造业的崩溃,则像是一个大白馒头上,长出来几朵霉菌,一开始不多,调集民兵还能镇压。
  但很快,这些霉菌就蔓延开来。
  最开始崩溃的,是兰开夏的棉纺织业。
  然后,是斯塔福德郡的陶瓷业。
  然后,是柴郡的盐业。
  再然后,又引爆了新一轮的金融业风波——因为,运河是要收费的,股东们大量的资金投入,运河没通航量,靠什么赚钱?
  而之前利物浦的告诉发展,使得英国人确信,基建是赚钱的。
  公路法的出台,允许公路收费。
  到利物浦的运河,引诱着更多的资本投入运河基建。
  公路的债券、运河的债券,伴随着曼彻斯特斯塔福德柴郡的制造业崩盘,也跟着全面崩溃。
  痛恨53年犹太入籍法被卖了的西班牙裔犹太人,开始操控金融市场,拉低基建债券的价格,准备囤积运河和公路的股权债券。
  最最然后,利物浦这个与制造业息息相关的港口,也迎来了萧条和毁灭。
  八万人的城市。
  全都是靠商业活着。
  没有什么像样的制造业。
  大量的城市人口,需要吃饭。
  而原本,他们的生活中,每天的糖摄入量,是很多的。
  所以,似乎其实吃不了多少粮食。
  但是,伴随着大西洋贸易的崩溃,蔗糖的运输量也急剧减少。
  简单的能量守恒。
  少吃糖。
  就得多吃馒头。
  多吃馒头,土地贵族们当然高兴,因为粮食涨价了。
  他们支持谷物法的唯一原因,和传统没有卵的关系,只是因为他们是地主,粮价增加对他们有好处。
  商人们囤货居奇。
  地主们推波助澜。
  这种推波助澜,不只是因为粮价暴涨。
  而是,托利党们,终于盼来了党禁解除、终于盼来了一个允许托利党入阁的国王。
  从博林布鲁克子爵被斗倒、批臭后,托利党已经许多年没有机会入阁了。
  而利物浦的混乱,背后自然有托利党的影子。
  他们需要混乱,需要更大的混乱,需要流血。
  流血,才能对辉格党总清算。
  甚至,辉格党内部,因为之前托利党被禁止入阁,也随之分裂成了乡村派和爱国派。
  这些年,被皮特等人起高调的爱国者党们折腾的不轻的乡村辉格党,也要趁机对爱国者党进行总清算。
  你皮特当初不是非要揽功吗?
  当初克莱武从印度回来结婚,不是你高调去欢迎、给他授勋的吗?
  那好啊。
  现在,大顺就咬定了,大顺参战,是因为英国在印度的激进政策,刺激到了大顺的安全底线,大顺不得已出兵。
  你皮特,是死了。
  可你们那一群爱国者男孩呢?
  政治,哪有一个人一死,就再不追究党羽的?
  利物浦的人血馒头,吃起来美味极了。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