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顺1730

望舒慕羲和

历史军事

“咱太祖皇帝灭朱明,是报当年朱温灭唐之仇。一报还一报啊,李唐家的江山被朱温灭掉,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162章 投机性种粮

新顺1730 by 望舒慕羲和

2022-12-9 22:04

  文登州州牧白云航两眼通红,嘴上都是燎泡。
  一见到刘钰,立刻就行了个大礼。
  见周遭没有什么其余人,就一个常见的心腹康不怠,便把手里提着的一个沉重的锦袋,直接递了过去。
  “刘大人,这里面是黄金百两。非是向大人行贿,实在只是对大人表达谢意。”
  刘钰掂量了一下金子,心道百两真是少了点,人情无价,何必要这百两金子?
  随手把金子扔还了白云航,笑道:“我一不吃请,而不收礼,之前讲过的。而且我也说了,这点金子太少了,若是再多个百倍,我必就收了。”
  “呵呵呵……大人说笑了。”
  尬笑之后,刘钰道:“这事儿我说的明白啊,对白大人你来说,保你的前程。对我来说,我就要明年的粮食,每亩地收十五斤,物品派人各个村去收,这不过分吧?”
  “不过分,不过分!若是真能活一州百姓,大人又亲自派人去收没有增派、也无胥吏多收,一亩多收十五斤,想来大家都是乐意的。”
  这话说的是真心话。
  今年灾年一到,刘钰就去见了白云航,说起来救灾的事。
  太多的地方刘钰管不到,但是他不想文登乱起来,日后还需要文登提供这里的衣食住行。
  日后威海要聚集两三万人,一部分吃皇粮,另一部分则办一些造船厂、兵工厂之类,文登必须要保证能供给这些人吃用。
  当时他给白云航说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耕牛。
  荒年一到,耕牛先死。
  人饿了,肯定是要先活下来。都知道明年种地若是没有牛,辛苦百倍,而一头牛又要十几两银子,这要几家几户积攒许久,然而饿极了的时候,谁会去考虑一年后的事?
  所以刘钰直接借了白云航一万四千石粮食,按照一头牛暂换七石粮食的价格,先把家里没存粮、但是三五户有一头耕牛的牛,收为官有。
  开票为证,等到灾年过去,再让原主把牛赎回。这期间的耗损,当然是原主承担。
  这其中喂养的粮食,由常平仓出,或者白云航招人服劳役去割麦草。刘钰不管。
  并且明确告诉了白云航,如果整个胶东都受灾,唯独他文登州处置的好,不但没有大规模逃荒还保留了数百头耕牛,那么这州牧难道还能做长久吗?
  只怕要入京干几年京官了。
  第二件事,常平仓只能管到州县,管不到乡村。村里人买不买得平价的不说,谁能跑几十里来城里买当天吃的粮食?怎么吃?家里老人孩子怎么办?
  所以刘钰出一笔钱和粮食,白云航招募一些已经没粮吃准备逃荒要饭的人,再征调一批劳役,跟着运粮。
  只要敢赌,在朝廷开仓救济的旨意下来之前,把常平仓的两万石粮食、刘钰出借的七万石粮食,分散到文登州治下的几个县、大村。
  这笔粮食日后增派一些加赋也好、恳请朝廷售卖“监生”名额也罢,真要是出了大灾,朝廷会出政策的。
  州县未必能乱,但是村落肯定先乱,要在各家各户断粮之前,把这些粮食运到,分散在各个县、村。
  保证不要出现大规模的逃荒、饿死。
  正常断粮是从五月份,因为五月份麦收,如果之前麦收之前没有出现大规模逃荒,那么只要稳住众人情绪、叫人真的看到了粮食,五月份之前没有问题。
  如果下半年天气好转,那就需要支撑到九月。
  如果九月天气还没有好转,那说什么也没用了,刘钰也救不了,等着逃荒和人相食,然后报上去就是了,之前的投入算是白瞎。
  文登州基本上需要救济的得有三十七八万,按照四十万算。
  刘钰出借的、加上常平仓、义仓、富户捐献的,一共可以挤出来十二三万石,平均到每个人身上,50斤粮食。
  撑三个月,到七月份、八月份,朝廷脑子要是反应没那么迟钝,南方的夏粮一收应该就能赈济。
  每人每天半斤粮食,肯定吃不饱,但混上野菜树叶,也不至于饿死太多——前提是下半年开始下雨,否则树叶也没有。
  第三件事,救灾粮。
  提前布置下各地救灾的准备,能让大部分人确保留下夏粮的种子。
  如果五月麦收之后下雨了还好,如果没有下雨,也要考虑清楚。
  既然白云航在福建当过县令,应该见过地瓜。这玩意不需要太过考虑节气,最主要是地瓜叶子也能吃,也不像麦子一定要成熟才能吃,只要膨大了就能吃,有东西吃就至少饿不死。
  除了地瓜,胡萝卜、绿豆这都是抗灾救灾的。
  土豆虽产量大,但是不适合补种,而且土豆的茎不像是地瓜的茎一样能吃,地瓜抗灾的关键是地瓜叶子,至少能保证饿不死。
  让白云航征调一批人,学习地瓜的种植技术,做好普及的准备。
  刘钰负责去南方运一批地瓜、胡萝卜种子,以及绿豆。
  一旦要是错过了夏种的节气,就要组织百姓种植这些救灾作物。
  这三点如果做好了,在周围州县的对比下,白云航一枝独秀。
  朝廷也不是瞎子,这样的能吏自然会用。而且白云航在福建揣摩上意搞教案,不论真实用意如何,朝中肯定是有支持他的人。
  这三点说完,白云航也是大为感激,清醒的头脑也让他仔细地询问了刘钰想要什么。
  刘钰的要求也很简单。
  明年每亩地征收十五斤粮食,可以夏粮七斤、秋粮八斤,作为回报。
  他会把军队派到各个村子征收,但是这件事必须提前和百姓讲清楚,确认百姓同意。
  但是,不能说是收,要说百姓感谢而主动献给军粮。
  文登州有二三百万亩的土地,这样一来就能收到三十余万石的粮食。
  尤其是大灾之后,朝廷必然蠲免至少一年到两年,如果气候转好,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一亩地收十五斤粮并不多。
  这样一来,至少数年内,那些不吃皇粮的粮食问题不用担心了。
  被招募的灾民,三年之内只需要给粮食吃饱就行。
  三年之后,过了感激期,该给银子以激励的时候,所创造的价值应该也够支付他们白银薪水了。
  前几天下了一场雨,看样子天气没有这么旱了。
  白云航便迫不及待地找到了刘钰,询问刘钰弄到了地瓜和绿豆、胡萝卜种子没有。
  他自己已经搜集到了一些,但是距离全州推广,数量还远远不够。
  现在各县的秀才们已经被他召集起来,要求学习如何种植红薯,《农政全书》上也有关于种植地瓜的介绍。
  只是因为胶东经过明末战乱,人口锐减,人地矛盾大为缓解,种植地瓜的并不太多。
  南方多一些,到福建那边就更多了,但是想要传到北方,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
  白云航并非是那种一心为民的人,甚至他心里对于圣人之言也就是呵呵一笑,只不过是为了迎合上意赌一把,才在福建搞了教案。
  如今听到有一个一枝独秀、可能从州牧升到京官的机会,哪里还睡得着?
  当真是竭尽全力、一心为民:贪污腐败是要搞的,但要分时候。这时候自然是要全力赈灾,尤其是临县已经出现大规模逃荒的情况下,自己这边还能基本保持稳定。
  现在就差最后的几个月了,只要能大面积推广地瓜、绿豆和胡萝卜,救完这一次饥荒,升官的机会就在眼前。
  如何能不急?
  刘钰其实心里也急。
  南下的船至今还没回来,今年跑完了日本的贸易,就把船派去南边买地瓜、种子去了。
  这关系到自己投在文登州的折合下来十万石的粮食,明年能不能翻个三五倍。
  也关系到自己的这个人情投资,将来能不能飞黄腾达。
  这些日子暗中观察了,白云航这人能力是有的,也真的敢下手。
  至少白云航敢赌。
  按照惯例,至灾未成分数,不能违例请赈。
  朝廷反应向来迟钝。
  至于违例请赈也不是没有缘由:若是地方官自主权太大,几乎年年都会“赈灾”,借赈灾之名而肥己。
  而且常平仓的粮,也只能是平价的,一旦要是赈济出去,将来收不回来……亦或是朝廷要求以常平仓赈济,你却没粮了,那都是大事。
  白云航却敢在四月末就放了常平仓,分散到周边县乡,稳定民心,让民众看到粮食。
  五月份确认夏麦无收,立刻组织人熬粥,每天定额定量,争取撑到九月份。
  在五月之前,他就成立了赈捐局,以本地的贡生、监生等牵头。
  规劝恳求绅商富户,深明大义、情殷桑梓、乐善好施、积极捐输、或助银钱,或助米面。
  当然,用处不是很大。
  要是灾严重了,朝廷肯定会开恩,允许捐粮换监生资格。
  到时候再捐,既有名,又能得到实利,获得监生资格。
  现在捐了,那不是傻子吗?
  也不能说所有人都这样,这个赈捐局总算还募集到了四百两银子、一百二十石粮食,聊胜于无。
  随后又成立了当牛局,按照刘钰说的,开始征集耕牛,防止被杀掉吃肉,也方便一旦天气好转,就能投入耕牛耕种。
  恤婴堂、慈幼堂、埋尸局,不管有用没用,最起码机构先建立起来。
  也选拔了当地的秀才、监生、贡生等主持,自己求爷爷告奶奶,又自己出了些钱,加上刘钰本身收买了一些孩子,总算搞得像那么回事。
  本来福建的事,就算想到了有投机的成分,也还是让刘钰以为这是一位“儒家圣骑士”、或者“儒家异端裁判团”。
  然而现在看来,倒是一位能吏干员,几次交流有意无意露出来的意思,也不是个那么古板的人。
  显然当初在福建的事,投机才是主要驱动力。
  不管怎样,现在文登州的事既不单单是白云航的前途,也不单单是刘钰明年的收成,两个人暂时因为利益绑在了一起。
  白云航急的满嘴燎泡,刘钰心里也急躁盼着南方的船队赶紧带来好消息。
  出了这么大的事,船队还有很多用途。
  运人去海参崴要用船。
  运货去日本赚银子、“雪中送炭”换贸易信牌、熬过最艰难的收支最不平衡支出最大的一年,还是要船。
  若是今年去日本的贸易线断了……或者今年没舔到更多的长崎贸易信牌,刘钰就可以把海军和招募的工匠解散了,好好折腾这万把人的陆军新军就行了。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